青塘粽子的礼盒包装背后,还有一段温情故事。张侯文介绍,包装上面的照片画的就是张侯文一家老少。“这是我爸我妈、我家姑娘、我外甥。这是2016年,我父母教孩子们包粽子的场景。”他认为,这样的照片背后,代表了一种传承,是老一代传给新一代手工技艺的传承。
在青塘粽子的包装上,还隐藏着一份设计理念。张侯文介绍,“三座山”,一座绿的、一座黄的、一座半绿半黄的。“绿色是指江米粽,寓意是绿水青山;黄色是指黄米粽,寓意是丰收;一半黄一半绿的是指两米粽,寓意是‘黄金搭档’。三座山合起来以后,组成一个元宝形状。在端午节期间用它馈赠亲友,寓意着送金银、送元宝、送财富。”张侯文介绍。
“坚持老传统,还原老味道,”是张侯文一直坚持的原则。“我们要把老一辈留下来的传统手工技艺和独特味道,让它一直延续下去,这就是青塘粽子在坚持的事业。”青塘粽子的制作工艺,每一道程序都是手工传承下来的。“几百年前怎么做,现在还是怎么做。”张侯文解释道。
先将米泡好、软化,将粽叶清洗、煮沸,便进入包制环节。在每一个粽子的头尖上,放一颗蜜枣,盖一部分米,中间再放两颗蜜枣,上面再盖一部分米,用粽叶合起来将其包裹,最后用马莲绳捆扎起来,便进入煮制环节。
煮制的时候,粽子必须尖对尾、尾对尖,一个一个摆放整齐入锅,拿篦子盖上,用重物压住。使粽子在煮的过程当中不被“翻腾”,避免米膨胀。煮制是最关键的环节,粽子好不好吃,全在火候。青塘粽子的煮制,要经过温火、小火、急火,急火、闷,整整10个小时。在10个小时的过程当中,火候要变4次,最终才能达到粽叶香、米香、马莲香、枣香四味融于一体。
一颗小小的青塘粽子,集合了山西省临县前青塘村农产品的“精华”,也承载了张侯文工匠家族祖祖辈辈的心血。现如今,前青塘村先后被评为“中国历史文化名村”“中国传统村落”“中国美丽休闲乡村”、中国“一村一品”示范村(粽子)、山西乡村旅游示范村。2021年,村集体经济收入首次突破百万元达到128万元,旅游收入达到600万元,村民人均收入首次突破10000元大关。
张侯文告诉记者,他的目标是要把前青塘村打造成“南有嘉兴、北有青塘”的中国北方粽子生产基地、中国特色古村落旅游胜地、山西名副其实的乡村振兴示范村和吕梁山上美丽宜居第一村。(记者/焦子原 武玥彤 支持单位/临县科协)
光明网联合酷狗音乐打造主旋律歌曲《风华》******
党的二十大召开前夕,光明网联合酷狗音乐打造原创主旋律歌曲《风华》,讴歌百年中华之巨变,为党的二十大献上美好祝福。
《风华》创作灵感来源于中国共产党百年辉煌成就,旨在弘扬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,增强广大群众的爱党爱国之情,激励人们在新的伟大征程上奋勇前进。“百年风华像一朵花开,耕耘换来丰硕的慷慨,共谱悠悠中华千万载,浇灌幸福延绵向未来……”《风华》以真挚细腻的词曲、动听流畅的旋律以及饱喊真情的演唱,表达对党和祖国的祝福与感恩之情。
同时,光明网还为该首歌曲量身定制MV一部,运用AIGC技术,根据歌词将祖国的大江、大河、大工程生成一张张绝美画卷,展现在听众眼前。
10月15日,《风华》歌曲及MV在酷狗音乐等多个音乐平台和视频平台同步上线,随即受到青年网民群体的热烈转发和传唱,播放量近5亿次。网友@长尾喵留言,眼前恍如铺开一幅幅波澜壮阔的绝美画面,祝愿大会胜利召开。
歌曲《风华》的演唱者、青年歌手王雅洁
歌曲《风华》由林乔作词,史俊陆作曲,张锦亮担任制作人,空政文工团优秀青年歌手王雅洁献唱。王雅洁因在大型歌剧《江姐》中饰演女二号孙明霞和杨二嫂两个重要角色而为观众熟知,并在之后多次参加主旋律节目与晚会的录制。由她演唱的光明网原创歌曲《风华》,以青春之音展现出新时代奋斗者的昂扬姿态,深情歌颂万水千山里最美的华夏足迹,表达人们身处盛世国度的幸福感。(王蕾 李方舟)
(文图:赵筱尘 巫邓炎)